寫在前頭


我是諮商師也是輔導老師,育有2位學齡前小孩。大女兒今年6歲,喜歡自己帥氣、短髮、喜歡漫威卡通的人物、熱愛武術功夫、想要變成男生。每天跟弟弟的活動不是彼此身體纏鬥,就是奔跑追打。一點都不像所謂的女生。
但也因為如此,在陪伴女兒的過程,讓我有機會再次檢視自己、日常裡、社會中所形塑的性別意識、刻板印象以及相關資源。
性別平等教育實行時,我們時常關注的焦點是學生及教師,希望教育孩子認識多元性別,期盼教師能精進知能,但家長則相對較少。特別是學齡前幼兒的家長,至少在我的經驗裡,多元性別的議題不太會出現在親師座談、溝通事項或是主題教學中。
我覺得很可惜,因為幼兒對自己性別的認識,約莫在三歲左右就開始萌芽,身為家長,若能做一些什麼讓孩子更認識自己或是更認識性別的多樣性,我覺得是件很好也很重要的事。
所以,我試著將在生活裡,作為家長陪伴孩子探索、討論性別的經驗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簡單說,是我育兒的性別實踐經驗。歡迎有興趣的大家,一起討論~~~ 😀
----咪咪媽麻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性別平等教育繪本推薦

再談性別重置手術

服飾裝扮系列之髮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