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性別平等教育繪本推薦

圖片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性平繪本書單 來啦! #歡迎光臨我的家2_0 上週由作家諶淑婷老師在【繪本告訴你怎麼教小孩 :不一樣的家庭,不一樣的孩子】線上講座中分享的書單來囉! 女權會還額外補充了相關繪本供大家參考 我們將繪本分九類,包括同志&同志家庭、多元型態家庭與成員、多元性別氣質...等,可依各自需求找尋想要的類別,適合大人小孩一起閱讀,更歡迎轉發書單! 更多書單在此 https://reurl.cc/MAVpq3 如果您有其他推薦談多元家庭或性平教育的繪本,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女權會再將您提供的資訊放上書單,合力讓書單越來越完整!

終於如願以償

圖片
今天爹娘兩人都去打疫苗,兩小人暫托阿嬤家。 咪咪從阿嬤家回來時,一開門就興奮地大聲說:媽媽,嬸嬸問我要不要剪頭髮,我說要剪很帥,嬸嬸就幫我剪,剪得很帥喔!! 我聞言,快步走出房間,映入眼簾的咪咪果真帥氣。兩鬢雖然不是閃電,但也如願往上推了~ 我衷心的稱讚:剪這樣真的帥耶! 咪咪很開心,笑得合不攏嘴。嘴裡直叨唸:我下禮拜去學校上課,老師會不會問我怎麼剪這麼帥?還是,下午上線上課程,老師就會問我? 恩~咪咪很會抓重點!我就說他是外貌協會來著。 為娘我挺欣慰,咪咪可以無畏的說出自己的喜歡! 也謝謝家中長輩給予咪咪的支持和尊重。 咪咪媽麻

再談性別重置手術

跟小孩互動,有時候他們的好奇與提問是一瞬間的事,所以只要逮著機會,我就會多問一些,多討論一些。 今天跟咪咪一起洗澡,咪咪問我說:「媽媽,你喜歡你的ㄋㄟㄋㄟ嗎?」六歲的小孩問這問題,我覺得蠻有趣的。依我對咪咪的瞭解,我猜他有可能想要問我有關於生殖器官+性別的問題。 所以,我停頓了下,想了會才說:「嗯,媽媽的身體有乳房這個器官,通常有這個器官的人大多稱為女生,我蠻喜歡我自己是女生,我也喜歡我的身體,ㄋㄟㄋㄟ是我身體的一部分。」。 我沒有直接回答我喜歡或不喜歡乳房,我的回答比較偏向是我喜不喜歡我自己的身體,以及我是否認同這個生理特徵所代表的性別。簡單的說,我在告訴咪咪我喜歡我自己的身體,我也認同身體的生理特徵所代表的性別,這樣回答的同時,我也在鋪陳有關於性別認同的問題。 要不要這麼複雜?簡單回答就好了啊~也是沒錯啦,但我覺得日常裡,把握孩子提問的時機,在此基礎之上創造討論的空間,性別的議題才有機會融入生活中。 咪咪接著問:「媽媽,那為什麼你會有ㄋㄟㄋㄟ?」 我說:「媽媽身體有荷爾蒙,會分泌東西,刺激胸部長大。爸爸之前有跟你講過的故事「有什麼毛病」,裡面有講,賀先生跟賀太太調配魔法藥水在身體裡,就會長出胸部。」(之前,為了解決荷爾蒙的問題,我買了巴貝柯爾的「有什麼毛病」繪本。所以,咪咪大概知道荷爾蒙是什麼,可以有什麼作用。推薦給生物知識跟我一樣淺薄的家長們使用。) 我問咪咪:「那你喜歡自己有ㄋㄟㄋㄟ嗎?」 咪咪:「是像你一樣的大ㄋㄟㄋㄟ嗎?」 我說:「對啊,像媽媽這樣的。」 咪咪搖頭癟嘴說:「我不喜歡。」 這回答我不意外,但如果我只問到這裡,就蠻可惜的。所以順著這個問題,我繼續接著問。 我說:「咪咪,我知道你不喜歡,但媽媽想要問你,因為你現在身體有的器官是卵巢、子宮、陰部,你的身體將來很有可能會跟媽媽一樣,分泌比較多的女性的荷爾蒙,那就會長出大胸部,那你有想過如果是這樣的身體,你喜歡嗎?」 咪咪抬頭,將視線從澡盆玩具移動到我臉上,望著我的眼,略帶羞澀地跟我說:「媽媽,我不喜歡耶。我想要裝小鳥鳥。」 我問:「媽媽問清楚一點,你的意思是說,你想有小鳥鳥,有喉結,長鬍鬚這樣嗎?像爸爸一樣的身體嗎?大部分這樣的人,我們都會說他們是男生。」 咪咪說:「對啊。我想像男生一樣的身體。那要怎樣才會喉結、鬍鬚?」 我說:「這需要有男性的荷爾蒙喔...

稱謂

從小到大,很習慣依輩分與生理性別來稱呼,如阿公、阿嬤、叔伯阿姨、爸、媽、哥、弟、姐、妹、先生、妻子…等,現在有了小孩,依照生理性別也就是稱呼兒子、女兒。 活了四十多年,我其實也沒多注意到稱謂這件事跟性別認同有些關係。 咪咪偏好男性認同,在稱謂這件事情上,我才發現過去的習慣,無法完全套用。 現在咪咪走在路上、在公園玩、或是出遊玩耍,路人甲乙丙丁大多會稱呼咪咪是哥哥或弟弟,像是前幾日咪咪在某莊園玩滑草的遊戲,咪咪操作滑草板相當俐落,在旁一位遲遲不敢溜下的姊姊,她的的媽媽就指著咪咪說:「你看那位弟弟的操作,像他一樣做就可以了。」 若是弟弟momo也一起出遊的話,旁人會稱呼他們倆為哥哥跟弟弟(就是兄弟),意即我育有兩位兒子的意思。 起初,我還是會出言澄清,告訴旁人咪咪是姐姐,旁人大都會露出訝異的表情,連忙抱歉。後來,我發現被稱呼為哥哥或弟弟的咪咪,似乎挺自在的,而我也不是太喜歡旁人連番道歉的過程,索性就不再出言制止了。 但,我心裡還是有點介懷,也不是很清楚咪咪到底是怎麼想這件事的,於是,找了些時機跟咪咪談談該怎麼稱呼他以及他喜歡別人怎麼稱呼他。 女兒還是兒子? 我問咪咪:「如果在外面有人問我說你是男生還是女生,或是你是兒子還是女兒,我該如何回答呢?」 咪咪說:「就回答說我是男生,我是你的兒子。」嗯,這回答在我意料之內。 我繼續問:「那如果有人說你是哥哥或弟弟,或是我的兒子,我需要糾正他們嗎?」 咪咪果斷地說:「不用!」 ok,那我知道了。就是別人稱呼咪咪是哥哥或弟弟,或是認為他是我兒子時,他覺得這部分很可以喔,我不需要出言糾正。 我再繼續問其他可能。 我說:「將來如果你讀小學,老師問我的話呢?或是填資料的時候我要怎麼寫呢?」 咪咪說:「那就說我是女生,是你的女兒啊。」 誒,這就有點意外了。我很好奇咪咪為什麼會這樣想,就繼續追問他。 我說:「為什麼啊?」 咪咪正經的回答:「因為他們會認識我,可能會知道我有陰部,所以,就是認識我的人就說我是女兒,不認識的就說我是兒子。」 我問:「那如果是我學校或爸爸學校的同事呢?他們都認識你,這樣要說你是兒子還是女兒?」 咪咪想了一會兒,回答說:「認識的同事都介紹是女兒,因為他們知道我有小...

服飾裝扮系列之髮型篇

短髮是為了好整理 髮型,也是大眾會拿來區辨小童性別的指標之一。大部分留長髮、綁辮子、帶有髮飾的幼兒,常被視為女孩;留短髮、平頭、閃電寸頭的幼兒,常被視為男孩。 咪咪從小就是位發汗寶寶,稍微動一下,或是天氣稍悶熱,頭髮就像被雨淋一樣,整頭溼答答的;額頭、鬢角掛著豆大的汗珠,浸濕的髮絲沾黏在臉上,看了著實讓人難受。所以,從小我就讓咪咪留短髮,無關乎性別,只是為了方便打理。 約莫咪咪一、兩歲左右,頂著短髮的咪咪在住家附近小公園玩時,散步做運動的阿公阿嬤、叔伯阿姨們,很喜歡逗弄咪咪,說也奇妙,大約有一半機率,他們會稱呼咪咪為弟弟,若是當天咪咪穿褲子,深色上衣,那稱呼咪咪為弟弟的機率,就會提升到八、九成。 那時,我都會出言告訴阿公阿嬤、叔伯阿姨們,咪咪是女生。在出言的同時,我心裡也偷偷想著:這跟教科書上說的還真是一樣啊,性別刻板印象就存在日常生活裡! 短髮是咪咪的認同 咪咪三歲左右,已經可以明確表達喜歡的髮型。剪頭髮時,咪咪都會跟設計師叔叔說要剪短髮,每回剪完頭,咪咪臉上都會寫著「很滿意」三個大字。雖然長輩親人多少都會叨唸一下:「怎麼剪那麼短,看起來像男生。」可咪咪都不為所動喔,次次都指定短髮造型。 遇到有長輩親人疑惑,我跟先生通常都會回說:「因為咪咪很會流汗啊,他很怕熱,剪短髮比較方便啦~~」這樣回答很理所當然,但我私心想著,不想讓短髮跟性別扯上關係,髮型是一種選擇,短髮就只是咪咪的偏好,如此而已。 咪咪三歲半以後,短髮變成是他對自己性別認同的設定,就是說咪咪認為短髮=男生(都不知道咪咪怎麼學會的,有時候我會覺得,媽媽我常在收拾爛攤子,需要時常維修咪咪的性別認知基模)。之前設計師剪髮時會偷偷幫咪咪髮尾及鬢角稍微留長一點,讓他看起來比較像女孩,但咪咪這年紀剪髮,會主動告訴設計師叔叔說要剪很短,曾經我們也會問咪咪是否要留長髮,咪咪都會一口否決,堅持要留短髮,原因很簡單,咪咪一副理所當然的說:「留短髮才很帥!!」 我真心覺得,不管咪咪是什麼性別認同,他一定是外貌協會來著!! 難題 就這樣,咪咪的髮型一直維持著短髮。原本我以為大概到上小學中年級前,咪咪大概不會有其他選擇,但前陣子,咪咪在髮型這件事上給我出了個難題,一時間我也不確定自己的回應是否合適。 有天晚上咪咪奔跑的衝進主臥房,興沖沖的問我:「媽媽,...

男孩也可以穿裙子

自從咪咪想要裝扮成男生的樣子,他對於男生該具備有的裝扮以及氣質,一直有莫名的堅持。咪咪認為男生就是要短髮、穿褲子、穿襯衫、穿T恤、穿球鞋;顏色就是要藍色、綠色、黑色、黃色;圖案就是要機器人、蜘蛛人、恐龍、汽車;玩具就是要汽車、球、恐龍、刀、槍劍。簡單來說,就是眾所期待的男孩兒樣。 其實,咪咪認為自己是男生,想成為這樣的男孩,也很符合社會期待,應該沒什麼好挑剔的。 但媽媽我真的很龜毛。咪咪喜歡自己是這個樣子,我支持。但如果只用這個標準去判斷他人的性別,我就覺得不甚妥適。 事情是這樣的,我的兒子momo,脣紅齒白,一雙大眼+雙眼皮+長睫毛,小小孩時,光憑長相,常被認為是女孩。momo時常用咪咪的二手衣物,這些衣物玩具,不乏粉色、桃紅色、鵝黃色…等等被咪咪認為是女生顏色的物品。只要弟弟拿來玩,咪咪就會說因為momo玩的東西是女生的顏色,所以momo是女生;或是因為momo穿的衣服是粉色、蓋的被子是桃紅色,咪咪說momo是女生。 走在路上,咪咪會說穿裙子的是女生、長頭髮的是女生;玩遊戲時,刀槍劍是男生玩的遊戲,洋娃娃是女生玩的玩具;挑衣服時,粉紅色是女生的顏色,藍色是男生的顏色。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很明顯的,咪咪在辨識性別用的就是對性別的刻板印象,我是不太清楚這到底怎麼被建構出來,可是我知道的是如果咪咪繼續用這樣的標準對待別人或是以此框架自己(用所有對男性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會過於狹隘,或是不太友善。 因此,在搞定咪咪認為自己是男生的糾結後,我就想著接下來的是要增進他多元性別的認識及打破性別刻板印象。之前分享過的睡前聊天話題(變性手術、陰陽人)是其中之一, 除此之外,我也會嘗試拿生活中隨手可得或正在發生的事件跟咪咪討論。 ※直球討論性別的樣態 有天睡覺前我跟咪咪討論男生和女生的樣子。我問咪咪認為男生和女生各是什麼樣子。 咪咪一副理所當然地說:「男生就是不能穿裙子,不能穿粉色,女生才能穿裙子。我是男生,所以我不能穿裙子。」 有沒有,學齡前的幼兒已經有一套辨識性別的基準,真的別再說小孩年紀小,懂什麼性別。更何況,媽媽我從來都沒有這麼教過,咪咪卻已經默默在他的生活經驗裡,觀察歸納出自己的辨識系統。 當咪咪這樣說時,我通常會找證據來推翻他的認為。這時候就真的得感謝我們身處在資訊發達的網路世代...